国产精品拍在线天天更新一区_一本之道久久免费_1024在线观看视频亚洲_在线观看国产99

<menu id="8mxbe"></menu>
<dfn id="8mxbe"><td id="8mxbe"></td></dfn>

  1. <pre id="8mxbe"><small id="8mxbe"></small></pre>

    <strike id="8mxbe"><small id="8mxbe"></small></strike><object id="8mxbe"><small id="8mxbe"></small></object>
  2. <dfn id="8mxbe"></dfn>
    1. 教育部:這些惡意炒作行為,露頭就打,重拳出擊!
      發(fā)布者: 超級管理員 發(fā)布時間: 2022-10-15 已訪問: 257 次

      近年來,一些頂著名校頭銜的自媒體靠著曬育兒觀、育兒方法和育兒好物走紅網絡。


      不少父母在關注這些賬號后,很容易陷入“名校父母”有意無意營造出來的一種教育焦慮而無法自拔,最終并不利于自己孩子的成長和學習。


      圖片


      對此,有政協委員在政協第十三屆全國委員會第五次會議上提交《關于嚴防“名校父母”輸出“雞娃”理念抵消“雙減”工作成效的提案》,并得到教育部的公開答復。


      圖片


      教育部表示,委員所提建議具有參考意義。目前,教育部會同有關部門持續(xù)深化校外培訓機構治理,尤其注重凈化線上培訓生態(tài),已取得階段性成效↓↓


      出臺網絡規(guī)范使用校名的制度規(guī)定


       “大學”“學院” 

        不得隨意使用 


      2021年5月,教育部等八部門發(fā)布《關于規(guī)范“大學”“學院”名稱登記使用的意見》,明確要求,除經批準設立的大學、學院以及由其設立的內部機構或由其發(fā)起并依法登記的組織機構外,其他組織機構不得在牌匾、廣告等對外宣傳以及其他各類活動中使用“大學”“學院”字樣


      意見發(fā)布后,組織開展清理整頓一批違規(guī)問題,對逾期仍違規(guī)使用“大學”“學院”字樣開展活動的,已依法依規(guī)予以處置。


       利用名校炒作獲利 

       將承擔法律責任 


      2022年6月,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發(fā)布《互聯網用戶賬號信息管理規(guī)定,明確要求,互聯網用戶注冊、使用賬號信息,不得“假冒、仿冒、捏造政黨、黨政軍機關、企事業(yè)單位、人民團體和社會組織的名稱、標識等”,“申請注冊從事經濟、教育、醫(yī)療衛(wèi)生、司法等領域信息內容生產的賬號,互聯網信息服務提供者應當要求其提供服務資質、職業(yè)資格、專業(yè)背景等相關材料,予以核驗并在賬號信息中加注專門標識。


      規(guī)定自2022年8月1日開始施行,進一步明確了利用名校炒作獲取利潤相關行為應承擔的法律責任。


      圖片



      開展清理整治違規(guī)行為的專項行動


       清理打著“名校父母” 旗號 

       制造的教育焦慮 


      教育部組織專門力量,抽取線上培訓機構和重點網站平臺,就遵守有關法律法規(guī)及“雙減”政策要求情況,持續(xù)不間斷開展線上巡查監(jiān)管,已依法依規(guī)處置1200多條違規(guī)問題線索指導各地清理打著“名校父母”旗號制造教育焦慮的行為。


       專項治理行動 

       取得一連串成果 


      教育部于2022年1月至3月開展了為期兩個月的線上培訓巡查專項行動,要求各地嚴查嚴處違規(guī)線上培訓,凈化線上學習環(huán)境。


      專項行動期間,全國開展線上巡查15萬輪次;巡查有證線上培訓機構34、其他類型線上機構229家、網絡平臺328家、微信公眾號972個、小程序456個、互聯網移動應用程序(APP)2336個、電視臺等網絡渠道51個。查處違規(guī)問題534條,通報違規(guī)線上機構2家,指導9家網絡平臺清理違規(guī)線索近5000條,并向社會公開發(fā)出治理違規(guī)培訓的聲明,形成了打擊違規(guī)線上培訓、炒作教育焦慮的態(tài)勢,保障了學生和家長的正當權益。


      圖片



      加強對內容發(fā)布和經營活動

      監(jiān)管


      同步開展“清朗”行動  


      2022年7月,中央網信辦牽頭,聯合教育部及相關部門,共同啟動2022年暑期“清朗”專項行動,將線上培訓和網站平臺同步納入暑期未成年人網絡環(huán)境整治


       打擊違規(guī)網絡賬號 


      從2021年4月開始,市場監(jiān)管部門開展為期7個月的“呵護青少年健康成長”教育培訓類廣告清理整治行動,嚴厲打擊利用科研單位、學術機構、教育機構等名義或形象作推薦、證明,假扮“名師”誤導青少年以及含有“軟色情”內容的教育培訓類廣告。


      2021年已辦結教育培訓類廣告案件2376件。2022年中考期間,指導江蘇等地封禁兜售教育焦慮,惡意炒作考試升學的營銷賬號40多個,切實維護廣大師生和家長的切身利益。


      圖片

      探索建立

       線上教育申報審批備案機制 


       推進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 

       “備改審”工作 

      教育部制定線上學科類培訓機構備案改審批的辦法和標準,指導各地開展線上機構“備改審”工作。


      按照線上機構設置標準和審批流程,截至2021年底,原263個線上學科類機構壓減到34個,壓減率為87.07%。已完成備改審的線上機構全部登記為非營利性機構,確保教育事業(yè)的公益屬性。同時,教育部門及時向社會公布取得線上培訓資質的機構名單,便于家長和學生理性選擇,嚴防被無資質線上機構誘導。


       實施教育移動應用 

       備案管理 

      2019年8

      教育部等八部門印發(fā)《關于引導規(guī)范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有序健康發(fā)展的意見》,提出建立移動應用管理備案制度。

      2019年11月

    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(fā)《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辦法》,明確教育移動應用備案的標準和流程,并通過多種措施加大對教育移動應用的審核力度。

      2021年12月

      教育部辦公廳印發(fā)《關于推動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管理與“雙減”政策銜接的通知》,進一步從內容健康、網絡安全、收費規(guī)范等方面,從嚴審核教育移動應用程序,避免出現損害家長學生合法權益的問題。


      目前,社會公眾均可登錄教育移動互聯網應用程序備案管理網站(https://app.eduyun.cn/)查詢通過備案審核的教育移動應用程序名單。

      圖片

      教育部表示

      下一步

      聯合中央網信辦等部門

      繼續(xù)開展線上巡查

      集中治理蹭炒教育熱點

      編造虛假信息、渲染升學焦慮

      等惡意炒作行為

      堅持露頭就打、重拳出擊

      持續(xù)保持高壓態(tài)勢!

      來源:教育部、新華社